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位君主,他们的决定对俄罗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在18世纪初,彼得大帝发动了大北方战争,这场持续了21年的战争使俄罗斯获得了波罗的海的控制权。尽管如此,彼得大帝曾经自信满满地表示,俄罗斯打仗从不依赖借款,国家的财政状况十分雄厚。
从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,俄国逐渐陷入了借钱的困境。1769年,为了对抗奥斯曼帝国,她向荷兰借了300万卢布,并用关税作为抵押,这是俄国近代史上首次向国外借款。
当保罗一世成为俄国沙皇时,国家已经欠下了超过一亿银卢布的债务。保罗一世曾明确表示,即使与债权国发生战争,也要坚持还债。到了19世纪,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,俄国开始修建铁路和工厂,但由于资金不足,只能继续借贷,这时西方国家成为了主要的债权人。
到了20世纪初,沙俄的外债数额不断攀升。1918年,列宁上台后宣布不承认沙俄欠下的大约185亿金卢布的债务,这一举动引起了债权国的强烈不满。这些国家纷纷支持反对苏联的力量,导致苏联陷入了长达四年的内战。
要了解苏联解体前的债务问题,得回到冷战时期。从50年代到80年代,苏联为了和美国竞争,不断加大军事开支,还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援助,花销非常大。
在20世纪60年代,苏联开始向亚非拉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或直接赠款,目的是为了拉拢这些国家作为盟友,对抗美国。例如,印度、埃及和古巴都曾接受过苏联的援助,金额有时高达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。
这种“金钱外交”让苏联的财政承受很大压力,国内的工业建设也需要很多钱,所以苏联只能向西方国家借钱。到了六十年代以后,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变得缓和一些,借到的钱多了,但欠下的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。
到1989年,苏联欠了外国大约500亿美元。到了1991年国家解体时,连带利息总共欠了接近1000亿美元。这些钱主要是借给苏联的西方银行、国际组织,还有一些跟苏联关系好的国家,比如德国和捷克。
1991年12月25日,苏联正式解体,留下的千亿债务需要15个独立国家来共同承担。最初,各方在阿拉木图达成协议,俄罗斯承担了大约600亿美元,占总额的61%;乌克兰则承担了约160亿美元,占16.5%;其他国家则分担剩余的部分。
到了1993年,俄罗斯和其他14个国家再次协商,签署了一份名为“零点协议”的文件。这次俄罗斯主动承担了966亿美元的债务,作为交换,他们获得了苏联在国外的所有资产,包括分布在120多个国家的3600多处房产和大约1500亿美元的债权。
算下来,俄罗斯账面上赚了500多亿的“账面利润”,因为海外资产价值很高。但问题是,这些资产和债权收回来不容易。比如印度欠了100亿美元,后来用贬值的卢布还款,实际到手只有几百万美元。
俄罗斯承担起债务后,还钱的日子变得非常艰难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叶利钦推行了所谓的“休克疗法”,意图让经济迅速市场化,但效果却是一塌糊涂。卢布的价值从1比2一路跌到了1比1400,通货膨胀让民众的储蓄瞬间缩水成了废纸。
1992年,莫斯科的物价涨得很快,商店里东西不多,普通人都买不起面包。俄罗斯的钱主要靠卖石油和天然气,但到了21世纪初,国际油价大跌,每桶油只卖14美元,能源出口的钱变得很少。
1998年,俄罗斯出现了债务违约,金融市场变得一团糟,卢布贬值,债务压力也更大了。叶利钦政府曾承诺十年内还清债务,但根本做不到,经济状况糟糕到连日常开销都得精打细算。
中国对这笔债务的数额虽然不大,但背后的故事却很复杂。在上世纪80年代,苏联的轻工业发展滞后,许多纺织品、鞋帽和日用品都需要从中国进口。由于苏联财政紧张,经常只能开具空头支票,欠下了中国4.5亿美元的债务。苏联解体后,中国没有立即催债,给了俄罗斯一些缓冲的时间。
2005年,中国和俄罗斯签订了一份还债协议,俄罗斯同意分期偿还这笔债务。在接下来的十年里,俄罗斯财政部每年都专门派人核对账目,然后将款项逐年汇给中国。
2015年,这4.5亿美元的债务终于还清了。这花了24年的时间,但中俄之间的经济互信得到了体现。中国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对俄罗斯施加太大压力,而是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了问题。
俄罗斯还得处理其他债权国的债务问题。波黑欠的1.25亿美元是最后一笔,2017年还清后,俄罗斯终于还清了苏联时期的债务。在还债的过程中,俄罗斯也在努力收回苏联时期的债权。
比如说,古巴欠了大约260亿美元,后来俄罗斯通过谈判获得了在古巴经济特区勘探石油的权利。同样,伊拉克和叙利亚也欠了不少钱,俄罗斯则换来了在这些国家开采油田的权力。
这些交易虽然没有直接拿到现金,但也算是用资源换来了些实际的好处。其中,印度那笔100亿美元的债务最让人头疼。卢布贬值之后,印度用几乎没什么价值的卢布来还债,让俄罗斯只能无奈接受损失。
这26年来,俄罗斯一直在偿还债务,为什么不像列宁那样直接宣布不还呢?首先,按照国际法律,继承国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承担债务。俄罗斯想要继承苏联的海外资产,就必须接手这些债务。
另外,信用在国际上非常关键,欠债不还就像是自己砸了自己的名声,以后再想借钱或者做生意都会变得很困难。俄罗斯决定强硬应对,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从苏联时期继承下来的海外资产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国际舞台上稳固自己的地位。
自从普京掌权以来,情况逐渐改善。进入21世纪后,国际油价开始回升,俄罗斯通过出口能源赚到了不少钱,财政赤字也减少了,还债的速度加快了。到了2015年,俄罗斯还清了对中国的所有债务;2017年,又还清了对波黑的债务,这让俄罗斯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了。
普京在这场还债马拉松里功不可没。他2000年上台时,俄罗斯经济刚从98年的违约危机里爬出来。他推动能源产业改革,增加出口收入,财政状况逐步好转。
对外,他通过外交谈判争取债务减免或资源交换,比如跟古巴、伊拉克的石油协议。对内,他稳定卢布汇率,减少通胀压力。
2017年,普京宣布国家债务还清了,这不仅是经济上的一个大进步,也让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形象得到了提升。普京的这一决定帮助俄罗斯摆脱了苏联解体后的困境,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还清债务并不意味着一切结束。俄罗斯仍然在追索前苏联时期的债权,比如古巴和叙利亚等国的债务还未完全解决。俄罗斯正通过能源合作和资源开发等形式,逐步将这些债务转化为实际的收益。
在伊拉克,俄罗斯获得了油田的开采权利,用石油收入来偿还部分债务。普京依然带领俄罗斯,在国际上展现出强硬的态度,同时也通过经济合作来保护国家的利益。这段还债的经历告诉我们,国家之间的关系中没有永久的朋友,只有不变的利益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~点此关注我~
盛达优配app-股票配资十倍网站-实盘杠杆配资-在线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